多人谈|陆烁:语言障碍的诊疗急需汉语语言学的介入
2021年|第1期
语言交叉学科
多人谈
何莲珍,李宇明,Stephen Crain
徐大明,汪 锋,陆 烁
本期嘉宾
陆 烁
中山大学中文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
语言障碍的诊疗急需
汉语语言学的介入
语言障碍是指语言以及文字运用的各个环节出现异常和障碍的现象。很多疾病会引发语言障碍,如脑卒中、耳聋、孤独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等。除此之外,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也经常发生由各种原因、甚至不明原因引发的语言障碍。语言是人脑的重要高级认知能力,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多种问题,如抑郁、社交困难、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等等。随着社会发展,语言障碍人群对于康复语言能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我国语言障碍康复服务的提供严重不足。《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创新语言文字服务方式,支持开展面向特定行业人群的语言文字服务,加强各类语言障碍研究和语言康复治疗技术开发利用,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以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语言文字服务。语言障碍的研究不仅是医学学科的任务,更是语言学科的神圣使命和难以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的语言康复服务主要由教育和医疗机构提供,大多从业者严重缺乏语言学尤其是汉语语言学知识,不了解语言本身的规律、语言的习得和认知神经过程规律,康复方法缺失科学基础,康复效果差。因此,语言障碍的诊疗急需汉语语言学的介入。
第一,必须充分关注汉语语言特征。
目前汉语语言障碍的诊疗主要是由康复医学、病理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员承担,实践中普遍存在忽视汉语特点,照搬国际标准,生硬套用英语、日语等国际权威标准和方法的弊端。
汉语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这些特征也深刻影响了汉语母语者的语言加工脑神经机制,使得汉语语言障碍的致病机制、表征、矫正康复机制都有自身特征,不能简单套用其他语言的方案。和英语等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音上,汉语是声调语言,具有强韵律特征,音节较短,同音字多;
第二,语法上,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虚词和语序是重要语法手段;
第三,文字上,汉字为平面二维方块字构造,具有强表意属性,语篇书写不显示词的边界。
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汉语的这些特征同时具备特定的脑神经加工特征。汉语语言障碍的诊疗必须充分参考这些发现。比如在声调和强韵律特征塑造下,汉语母语者对韵律的感知加工更为敏感,韵律信息更高程度地参与到汉语母语者的构音、语义理解、词汇通达等大脑语言加工过程中,并且在失语症康复中具有特殊明显的激活效果。基于这些发现,恰当设计韵律性材料进行语言训练,可以获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第二,建立全面多模态汉语语言障碍数据库。
语料库和数据库是进行语言障碍诊疗研究的重要基础,准确的评估方案必须建立在完善充足的语言障碍表现观测上。障碍性语料数据库的建设在国外已经受到很高重视。以美国为例,目前已建成多个成熟的言语障碍语料库,如Aphasia Bank多语种失语症语料库、儿童语言数据交流系统、美国国家失语症协会数据库,资源对外开放,已经支持产出了大量语言本体和交叉学科研究实践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医疗界有很大影响力。但是,国外的语言障碍数据库目前仅限于语言表现的转写文本、视频和音频材料,暂时还没有开发包括非语言行为数据(如病理数据等)的全面多模态数据库。
我国的语料库建设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语料库(如“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古代汉语语料库(如“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语料库”)、汉语作为二语学习语料库(如“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如“中国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方言类语料库(如“四大地区方言语音语料库-RASC863”“北京口语语料查询系统”)等几大类型,目前还没有对外开放的汉语语言障碍语料库或数据库。近年来逐渐有儿童语言障碍方面的少量数据建设,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儿童语言发展多模态数据库、临沂大学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但数据量较小。
为满足汉语语言障碍诊疗研究需求,我国应尽快建立能与国际上重要数据库接轨的汉语语言障碍数据库,保证数据类型、数据量和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并配套语料转写系统。数据类型上必须兼顾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方言(或民族语)背景、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障碍性语料的转写等分析是一大难题,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获得大量丰富障碍性语料的基础上,有望依托大数据机器学习开发自动或半自动语料分析工具。
第三,加强对一线语言障碍诊疗人员的汉语语言学基础教育。
目前一线从事汉语语言障碍诊疗的人员大部分都没有语言学教育背景,缺乏基本的汉语语言学知识,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基本概念混淆、方法失当等问题。比如很多一线从业人员不知道汉语声韵母的发音特征和发音方法,导致对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训练纯靠朗读和跟读,无法告知患者发音方法,无法获知患者的构音障碍问题所在,更无法设计合理的方案来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有时候,患者的构音问题不是语言障碍,而是来自其方言发音特征,这样的构音偏误无需纠正,但是从业人员因为缺乏基本的汉语方言知识,就无从分辨其中的方言特异性偏误。
我们应当系统地为一线语言障碍诊疗人员提供汉语语言学基础教育。语言障碍服务不应该也不可能全部都由临床医学提供,可以考虑在汉语语言学教育领域内开辟汉语语言障碍服务方向的专门的教育教学,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语言障碍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
相关推荐
徐大明: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跨学科视角
Stephen Crain:语言研究的生物语言学视角概览李宇明:语言学的学科交叉问题
何莲珍:做好顶层设计,推动人文社科领域交叉研究周鹏:儿童语言习得机制跨学科研究:进展、问题和前景梁丹丹:理论语言学对病理语言学的贡献游汝杰: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与语言演变
陈平:语言交叉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陈平 | 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做什么,怎么做
卷首语 | 陆俭明:语言研究要与未来接轨
《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1期目录及提要
Chinese 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No. 1, 2021
约稿启事 |《语言战略研究》 “世界语言生活”专栏(2021年第5期)
俄罗斯《社会语言学》杂志翻译刊载《语言战略研究》5篇论文
摆脱“圾无力”,分类“轮到你”!垃圾分类名称引社会关注 | 语言生活皮书